首页 资讯 大咖面对面︱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原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任学宝

大咖面对面︱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原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任学宝

当七月的风吹过,努力都会有结果。暑假即将来临,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我们进入了思考沉淀的阶段,值此时机,诸暨市斯菊梅班主任工作室和海亮教育集团德育工作室的成员们在和济小学报告厅…

当七月的风吹过,努力都会有结果。暑假即将来临,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我们进入了思考沉淀的阶段,值此时机,诸暨市斯菊梅班主任工作室和海亮教育集团德育工作室的成员们在和济小学报告厅召开七月共学活动,我们也十分有幸邀请到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原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任学宝老师做线上指导。

为教育,不忘初心

为成长,笃定前行

学贵有疑   疑则为“宝”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了精准帮助老师们解决在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任老师在收集问题后详细进行了答疑,一场精彩的分享慢慢拉开帷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问题:如何利用国家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任老师: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确传统⽂化教育的⽬标是什么——弘扬核⼼思想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其次了解传统⽂化教育的内容或载体是什么,最后理清传统⽂化渗透与融合⽅法。

问题:如何将德育课程落实,而不是为了科研成果变成形式化,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

任老师: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德育课程是否需要单独开设。目前国家课程已融合了“五育并举”,实际上落实好国家课程,就是最好的德育实施过程,也就是说德育主要渠道是在课堂教学之中。而学科的育⼈价值也需要围绕各课标展开,每个学科都有育⼈价值与功能,这在各学科新课标和实施意见里都有体现。

其次,我们要清楚德育课程落实的关键是什么。它其实是彰显学科的本质与育⼈价值,转化育⼈⽅式,如学科实践和综合学习。前者是出发点与落脚点,后者是育⼈途径。这里我有一个建议:科研⽅向上要从学科育⼈价值彰显与育⼈途径优化上做⽂章,这样可以做到知⾏合⼀。

问题:在数字化时代,德育教研工作者该以何种教育思维、教育认知和教育观念面对教育形态转变,怎样能够更好地为之赋能?

任老师:在中⼩学德育⼯作中, 需要积极探索现代德育的路径和⽅法。首先,在德育⽬标达成⽅⾯, 要树⽴“⼈本观”, 实现“标准型”向“个性型”转变;其次,在德育环境营造⽅⾯, 要树⽴“⼤德育观”, 实现“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第三,在德育模式转化⽅⾯, 要树⽴“双主体观”, 实现“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最后,在德育队伍建设⽅⾯, 要树⽴“⼈⼈都是德育⼯作者观”, 实现“班主任型”向“全体教师型”转变。

问题: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如何在德育评价中既不失公平,又能鼓励学生不断自我进步?

任老师: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那我们的评价也有差异化,体现在评价标准的差异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过程课内外融合化。学⽣是发展中的⼈,教师的评价也应随着学⽣的发展⽽动态变化。

交流多渠道,思能“保”提升

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研讨,都是一种收获;每一次学习,都是一种突破。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成员们也都不断寻求突破、不断丰富知识结构,不断锤炼专业技能,让每一次教研落地生花,共赴一场思维碰撞的盛宴!

任老师拨云见日的指导,成员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积极参与互动,收获满满。

问题:如何利用国家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我在之前提出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如何能让音乐与德育较好的进行课程融合,以便在德育领域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讲座中任老师对之进行了很全面的讲解与指导,从中我想到现今无论是德育还是文化教育领域,都需要与新课标所匹配,都要抓住民族文化精神、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利用好抓手,可以利用古诗、诗歌、传说、古典音乐等孩子听的明白,听得懂的方式去进行渗透和熏陶,不为教育而教育的教学方式才是适合德育的方式。(金晶)

任老师说的整合是把传统文化课内容与学科课程的学习进行整合,使学习的重点更加突出,增强学习的实效性。比如在五年级单元主题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课程过程中,学校把语文、信息技术、美术、书法、品德与社会、劳动学科中,与汉字相关的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调整,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制定横向与纵向相连的学科学习内容,很好地把各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徐文超)

任老师的讲座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网络时代,孩子的注意力都被互联网中的新奇热梗吸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认识不深刻,了解不深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需要借助课程、活动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结合传统文化多设计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建立文化认同,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许琳佳)

问题:如何将德育课程落实,而不是为了科研成果变成形式化,存在”知行脱节”的现象?

任学宝老师对工作室老师们提出的六个问题进行了问题拆分与建议方法,让我受益良多。“学科育人价值与功能”这个问题让我有所思考。作为音乐分支的一名形体教师,我觉得不仅要教会学生跳一支舞,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这支舞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从而引导学生从舞蹈中得到启迪,感悟人生、感悟历史人文。备教育意义的内容外,还可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和悠久舞蹈传统的介绍,来让学生感知民族舞蹈的魅力,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高,强化自身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予、自己体会、自己体验的形式去实现舞蹈当中的德育。(杨若菲)

问题:德育课题可以从哪方面入手选题,德育实现标准是什么?

结合德育活动,整合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小学德育来说,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初期,其性格相对活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依靠传统的方式开展教学,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下,无法深度融入课堂。因此,新时期教师需要整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热情,产生对传统文化探索的欲望,并能够在探索过程中由内而外地迸发出民族自豪感。(徐乾钧)

问题: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如何在德育评价中既不失公平,又能鼓励学生不断自我进步?

班级管理中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越来越明显,用同一套评价标准对全部学生进行评价是不够客观公平的。任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评价标准差异化”对我的启发很大。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进行全面评价,所有学生的评价项目不变,根据不同学生的德育现状和可进步空间进行评估后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由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组织人员作为评价主体,课内外融合地进行多维评价。扬其所长,树立自信,明己之短,学而有进。相对来说不失公平,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促进作用。(于美娜 蔡佳霓)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击中”了不少学生的内心,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但不可避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个疑惑,任老师指出面对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评价标准差异化尤为重要。教师应以学生个体本身为坐标,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能力等因素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要关注学生的积极变化和进步幅度,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努力改变自身不足,增进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卢红婴 王乙茜)

“饱”而聚力,研而致远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努力奋斗从不是空话,它在做好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真章。

每一次花开都会芳香四溢,每一次名师垂范也都引领我们进步。工作室的每一位老师,将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紧跟专家脚步,切实提升自身素养。

星空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梦想终会一路生花。

文章来源于广告主,市场有风险,不代表环球周刊立场,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http://www.huanqiuzk.cn/news/806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