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构建地震灾害风险主动防御体系

构建地震灾害风险主动防御体系

构建地震灾害风险主动防御体系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浙江平安产险           本报…

构建地震灾害风险主动防御体系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浙江平安产险

 

        本报讯【记者 朱艳霞】5月16日,在“2025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动平安行暨《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科普指南》发布会”上,中国平安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甘肃省地震局、临夏州人民政府以及积石山县人民政府等单位,发布《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科普指南》。与会人士普遍认为,地震灾害风险防范不能仅依赖“被动应对”,还需构建“全周期、多层次、全社会参与”的主动防御体系。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应急管理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郑国光指出,防灾减灾既要政府主导,更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未来应继续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让科学避险意识扎根基层,助力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

        甘肃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玉成表示,近年来,甘肃通过构建“监测智能、预警精准、防御科学、处置高效”的现代化地震安全体系,高效应对5次5级以上地震。《科普指南》的“常识—预防—应对—保障”四维架构融合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为企业、社区等主体掌握避震技能提供了科学指引。

        甘肃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晓博提出,《科普指南》为公众提供了科学指导,期待动员更多民众参与防灾减灾实践,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中国平安品牌宣传部总经理陈遥表示,基层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的“最初一公里”和应对处置各类突发灾害事件的“第一道防线”。中国平安将推进应急管理“1+N”政企协作模式向重点区域延伸、向细分领域拓展,助推灾害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最大可能减轻灾害风险。

        活动中,中国平安联合积石山县启动基层应急能力专项提升“四个一”行动,即建立一套应急管理体系、开展一系列实操演练及安全培训、推广一本科普指南、开展一次校园应急场所改造。

        此外,平安产险正式对外发布“平安地震巨灾模型”;平安产险甘肃分公司与甘肃省地震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建设全链路灾害风险管理体系。

        据介绍,“平安地震巨灾模型”是平安产险研发的创新工具,旨在服务国家战略、完善巨灾保障体系。该模型以多源高精度数据为基础,构建随机事件模型、地震动场模型、易损性模型、地震损失模型四大核心模块,结合超算算力、时空大数据平台及专业人才团队,实现地震风险的科学量化与精准评估。其技术特点包括公里级模拟精度、秒级响应能力及国产化软硬件保障,可生成地震风险地图,支持风险识别、防灾减灾及巨灾产品开发三大场景应用。

“防震减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龙泉表示,公司将持续与政府、科研机构、社团组织和社会公众携手,推动防震减灾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免疫”跃迁。

文章来源于广告主,市场有风险,不代表环球周刊立场,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http://www.huanqiuzk.cn/news/1851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