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 学前教育是消除贫困的重要干预手段

学前教育是消除贫困的重要干预手段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春铭)齐梦婷今年5岁,是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岗山村幼儿园大班的学生。12月14日,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幼有所育在青海暨山村幼儿园十周年汇报…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春铭)齐梦婷今年5岁,是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岗山村幼儿园大班的学生。12月14日,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青海省海东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幼有所育在青海暨山村幼儿园十周年汇报会”上,她和小伙伴们,落落大方地给大家表演了舞蹈《鼓舞飞扬》。

2009年,在青海省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青海省海东地委、行署(现为海东市)一起,在乐都县(现为乐都区)开展了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包括山村幼儿园和营养包两个项目)。在此基础上,2018年,0-3岁的“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计划”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顺利实施。乐都区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实现0-6岁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全覆盖的区县之一,探索出了“学前进村,一村一园”“早教入户,免费家访”、营养包全覆盖的农村幼有所育的乐都模式,“幼有所育”的种子正在青海这片高原上生根发芽。

“幼有所育在青海暨山村幼儿园十周年汇报会”围绕“如何在农村贫困地区实现幼有所育”等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来自全国人大、政协、妇联、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纪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部委及群团组织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的反贫困与儿童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历史时点。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儿童发展的短板依然在农村。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青海省副省长刘涛在发言中表示,青海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与基金会一道巩固扩大山村幼儿园、山村入户早教等项目的成果,积极探索更加符合山村实际,更加具有青海特色、更可持续的学前教育发展路径。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蔡淑敏认为,项目通过对儿童自身、父母和家庭的干预,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是促进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认为,贫困地区仍然是教育和健康服务的关注重点。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教育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鲁昕在发言中谈到,儿童早期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学前教育是消除贫困、打破贫困代际循环的重要社会干预手段。截至2018年底,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1.7%,学前教育取得历史性进展。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学前教育领域表现还比较突出,“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短缺。下一步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寻找解决之策。

青海省海东市市长王林虎介绍,自海东市乐都区实施“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以来,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从2009年的48.2%提高到现在的98.6%,第一批受益学生已升至高中。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卢迈介绍了项目评估结果。卢迈介绍,设立在偏远地区的山村幼儿园的儿童留守、单亲比例都高于县城和乡镇幼儿园儿童。但评估结果表明,他们在心理弹性、社会性、智力发育、小学入学后成绩等指标上都接近甚至超过县城幼儿园儿童,远优于没上过幼儿园的儿童。基金会倡议实施阳光起点计划,为每个贫困地区儿童每年投资2500元,举全社会之力,依靠贫困地区有识青年,实现贫困农村“幼有所育”的梦想。

在讨论环节,各界与会代表就如何落实农村地区的幼有所育进行了发言。代表们表示希望能尽快推动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并期待社会各界能共同关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形成强大合力。

文章来源于广告主,市场有风险,不代表环球周刊立场,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http://www.huanqiuzk.cn/gongyi/184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